管理入口 內部文檔 我要投稿
2020/12/22 - 分享人:王蕾🕵🏼‍♂️、王飛洋
發布時間: 2020-12-04

題目:夏季北大西洋濤動及周邊地區氣候的季節可預報性

主講人😌:王蕾👧🏼,青年研究員,沐鸣2

主講人簡介:2010年博士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隨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博士後和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次季節-季節可預報性,平流層環流及其氣候變化🙋🏽。

報告摘要🧝🏻‍♂️:北大西洋濤動是北半球中高緯大氣環流在季節尺度上的第一模態、對北美東部和西歐等地區的氣候有決定性的影響🧙🏻‍♀️,其冬季的季節預報難題已於近幾年被初步解決🌠,而夏季北大西洋濤動一直被認為不存在太高可預報性,本研究從統計預報的角度✦,找到了一個能提前2個月較為準確地預報夏季北大西洋濤動指數的預報因子,並且結合其他幾個次要預報因子,將預報技巧提高到0.7-0.8(相關系數)🧐,為北大西洋沿岸地區的夏季預報提供了新思路。


題目:北半球平流層極渦對熱帶對流活動的影響

主講人:王飛洋,博士後🪭🟤,沐鸣2

主講人簡介:2018年博士畢業於蘭州大學,隨後在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沐鸣2平台從事助理研究員和博士後階段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平流層對流層相互作用,氣候動力

報告摘要:以往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平流層極渦的變化👩‍🏫,如平流層爆發性增溫(SSW)🙋🏼‍♀️,對中緯度和極地地區的天氣和氣候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迄今為止,關於平流層極渦對熱帶地區對流層的影響還缺乏共識⇾😪。基於此,我們將北半球平流層極渦變化根據NAM(北半球環狀模)指數劃分為兩類極端事件(即強極渦事件和弱極渦事件),討論和分析了北半球平流層極渦極端事件發生後熱帶對流活動的響應。研究發現🧑‍🦲:1)熱帶西太平洋是其中的敏感區域🫄🏽。西太平洋對流活動在弱極渦事件發生後約15天時間內明顯增強🧝🏿,強極渦事件對西太平洋對流活動的影響與弱極渦事件相反。2)極渦極端事件發生前後,西太平洋對流活動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季節內變率貢獻的🙍‍♂️,通過統計MJO(季節內振蕩信號)各個位相的出現頻率發現強(弱)極渦事件之後15天內MJO 3 7位相占主導地位,與西太平洋對流活動強度在強(弱)極渦事件的響應相對應。3)統計發現,熱帶西太平洋對流活動的異常與對流層頂附近(100 hPa)靜力穩定度異常之間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表明極渦極端事件通過影響平流層BDBrewer–Dobson)環流對熱帶對流層頂附近的大氣環境的調節對熱帶對流活動,特別是MJO的發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沐鸣2专业提供:沐鸣2沐鸣2平台沐鸣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欢迎您。 沐鸣2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