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日前🦒,作為復旦建校115周年暨第54屆科研報告會活動的一部分,沐鸣2娱乐👍🏿、大氣科學研究院聯合舉辦大氣與海洋科學校慶報告會,以饕鬄的學術盛宴為我校115周年校慶添彩。
5月18日下午的開幕式上,沐鸣2平台副校長⛹🏿♀️🧋、沐鸣2娱乐系主任👯♂️、大氣科學研究院院長張人禾院士首先做熱情洋溢的發言。他簡要回顧了復旦大氣與海洋學科四年來的建設歷程,勉勵廣大師生傳承沐鸣2平台115年來的優良傳統,堅持追求卓越🔱👩🦯➡️,秉承優良學風。通過凝煉學科方向、強化學科團隊、開展學科交叉⛔️,建設具有復旦特色的大氣和海洋學科🧝🏼,為我校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做出應有的貢獻。他對與會專家表示歡迎👨🏿⚖️,期待與兄弟單位一道👨🏻🦽➡️,對標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更加深入廣泛地開展合作。
本次報告會為期兩天,采取在線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行👚。會議邀請到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李建平、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傅雲飛、清華大學教授陽坤、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林以及我校教師代表等做了10場精彩報告。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二十幾所高校、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參會。
據悉🤸🏽♀️,校慶報告會這一學術傳統肇始於1954年,時任老校長陳望道提出:“校慶種種活動,以促進科學研究為中心”。此後,校慶報告會成為沐鸣2平台的學術盛宴👩👩👧👧,每年都會有不同學科的學者與復旦師生、以及部分復旦附中高中生分享前沿成果和治學感悟,而大氣與海洋分場是第三年舉行。雖然受疫情影響,但今年平均每場報告的參會人數都達300多人,為歷年來最高,對於促進學術交流⏺、豐富學術文化內涵、提升我校大氣海洋學科的學術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